首页

52美脚论坛

时间:2025-05-24 05:06:19 作者: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谈访美成果: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 浏览量:64892

  中新网西安11月29日电 (记者 梅镱泷)记者29日从魏家崖考古队获悉,经过考古发掘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文公营建的都邑“汧渭之会”。

  魏家崖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,千(汧)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东夹角,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,年代从龙山时期延续至汉代,其中又以春秋时期秦文化为主。

图为魏家崖遗址。 魏家崖考古队供图

  据史料记载:“三年,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。四年,至汧渭之会。曰:‘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,后卒获为诸侯。’乃卜居之,占曰吉,即营邑之。”从秦文公四年营建到秦宪公二年迁都平阳,“汧渭之会”作为秦国都城近50年。“汧渭之会”作为秦人踏入关中营建的重要都城到底在何处,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,成为千古之谜。

  2014年,魏家崖村村民取土时发现一座春秋早期的墓葬,该墓陪葬铜器组合为鼎、簋、壶、盉,器形为秦式风格,引起考古专家关注。2021年西北大学教授梁云带队对遗址再次调查,在陈家崖村北、引渭渠南侧发现城墙遗迹。

  自2022年,由西北大学牵头,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、国家博物馆、宝鸡市考古所、陈仓区博物馆五家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,由梁云担任领队,对魏家崖遗址展开持续发掘工作。

  三年期间,考古队在魏家崖遗址布设了11个发掘点,发现城址、城外围沟、墓葬、车马坑、夯土建筑基址、手工业废料坑等遗存。

  据介绍,发现的城址为春秋早期城址,其平面呈西北—东南向的长方(条)形,面积约30万平方米。城内普遍分布春秋时期文化层,城外不见文化层。在城址北墙以外500米处发现一道东西向的长度超过400米长围沟,年代属周—汉代,内有多层淤土,可能是分洪泄洪的沟渠。

图为出土的铜容器组合。 魏家崖考古队供图

  墓葬在城内、外均有分布,共发掘西周墓葬36座、春秋秦墓26座、战国秦墓11座、汉代墓葬7座。其中,春秋秦墓均东西向,死者头向西,多有殉狗。小型墓的葬式多为屈肢,较大型墓多为直肢,或带壁龛,龛内殉人。已发掘未盗的铜器墓6座,包括五鼎墓4座,三鼎墓2座,年代均属春秋早期。

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、魏家崖考古队领队梁云表示,从遗址位置、面积、年代,城址、建筑基址、高等级秦贵族墓、大型车马坑、围沟,铸铜、制骨、制陶等手工业遗存,以及往年的发现来看,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都邑“汧渭之会”,这对探讨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道中华丨话说西藏文化——四和睦图

1—2月份,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有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,增长面为70.7%,比上年全年扩大4.8个百分点。分门类看,制造业、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
东盟展商: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盟设厂是共赢之举

罗浩智主要谈了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问题。首先是风险问题,有宏观的,有微观的,也有生存的风险。我们应该实验、学习,保持与时俱进,更大地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会,扩大优势,规避风险,实现转型发展。

中安时评:进入“丰收时间”,感受奋斗的幸福

9月30日,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2018年以来,中韩两国在《中韩渔业协定》框架下轮流主办增殖放流活动,取得良好效果。目前,双方已联合开展5次增殖放流活动,共计向黄海放流小黄鱼、大黄鱼、绿鳍马面鲀等水生生物苗种逾790万尾。中越两国自2017年签署《中越关于开展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》以来,成功举办了七次联合增殖放流活动,累计向北部湾放流水产苗种超过3.54亿尾。过去6年,中俄双方在黑龙江流域共放流达氏鳇超300万尾、施氏鲟超1000万尾,大大促进了中俄界江水域鱼类种群资源的养护和修复。

4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046元 下调26个基点

今年以来,该县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600余件,共走访收集问题、建议7200余条,解决矛盾纠纷等问题5100余个,信访量同比下降20%。在“三长”示范带动下,东安鸡、野生茶等特色产业持续巩固壮大,催生了食用菌、乳制品等新兴产业,新增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9个。(完)

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完成反馈

广州4月21日电 (王坚 张旭怡)据广东省水利厅19日消息,受强降雨影响,北江干流下游将出现洪水,4月21日16时,全省有24条河流38个水文站超过警戒水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